離職員工竊取公司圖紙,被判有期徒刑!
時間:2021-12-03北京某法院判處了一例離職員工侵犯商業機密的案件。案件中的員工某某在離職后,把老東家的3.3萬份設計圖紙帶走,入職成為新公司項目副總經理后,他不僅根據圖紙在新公司生產出了相關機器設備,還通過新公司申請了專利,導致設備關鍵技術方案被公開披露。經審理,某法院一審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某某有期徒刑1年10個月。
某某是怎么把老東家的圖紙資料帶走的呢? 2017年3月,某某從北京某公司離職,此前,他與公司曾簽訂過保密協議。某某在離職前一個月的時間里,利用公司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漏洞,從公司數據庫內先后下載文件162次,以網絡共享傳輸的方式從個人電腦拷貝文件到公用電腦共計7萬余次,后用U盤、移動硬盤等設備把所下載文件竊走,被帶走的文件中有3.3萬個并非由其設計經手。
離職后,某某來到南方城市某公司工作,成為了該公司玻璃機項目副總經理。入職后,某某將其從北京某公司竊取的一份設備圖紙進行設計、生產,使得原本處于保密狀態的設備被公開。
隨后,南方城市該公司還在經過某某同意后,將該設備以“一種新型機床床身結構”申請了專利。因專利申請需要,該設備關鍵的“加強筋技術方案”被披露。根據比對,某某所生產的設備的技術方案,與北京某公司儲存的保密方案相同。據計算,某某的行為給北京某公司造成損失215萬余元。
經審理,某法院認為,被告人某某盜竊他人商業秘密使用并披露,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其行為已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綜合在案證據,法院一審以某某犯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年10個月,并處罰金10萬元。
離職泄密如何成公司機密安全大隱患?
相信很多人都可以看到某某所受到的懲處并不能讓其老東家挽回多少損失,其老東家所研發的“加強筋技術方案”還沒有正式使用就已經被公開了,其他被帶走的幾萬份圖紙方案是否使用以及公開也未得知,經濟損失可遠不止兩百多萬,再加上此次的維權也耗費了不少精力。
然而在這次案件中,也讓我們看到該公司的終端管理存在非常多的漏洞,數據庫的管理漏洞讓他人可以不斷地把文件下載帶走,而管理員卻沒有任何察覺;通過網絡共享、移動設備等渠道把資料拷貝帶走,平時常用的終端應用也沒有做任何管理,這些管理疏忽最后變成了他人竊取機密的便捷渠道。
如果對技術信息進行加密管控,那么企業內的文件就不會存在被他人隨意打開拷貝的情況,而且就算文件被帶走,已經被加密的文件在公司外部也不再能打開使用;此外,對各類終端應用進行提前管控,相關權限也做好管理,那么員工在拷貝資料時必定能快速察覺,一些對外交流的渠道也會對非正?截愇臋n進行阻斷,結合日志審計,可以根據員工的異常行為記錄,快速發現他竊取機密的行為。
北京合力天下公司研發中心王總指出:企業老總不要對圖紙泄密抱有僥幸心理,以為簽訂了保密協議就不會有泄密事件發生;但事實總是事與愿違,圖紙泄密事件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對于圖紙裸奔的企業,盡快部署圖紙加密軟件才是當務之急!